与固定的目的是防止新栽树体随风摇动,影响根系的生长同时可以防止灌水后土壤松软沉降引起的树体倾斜。胸径在5cm以上的乔木及树冠较大的灌木都应在种植后及时立支撑。支撑点的位置视苗木高度而定,通常在苗木高度的13~2/3处,支撑后的树千应保持直立。常用的支撑方式有单支式、双支式、三支式、四支式、联合桩支撑和牵索式支撑等。
1、单支式单支式包括直立式和斜支式两种。直立式的支柱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40~60cm,可用木桩或水泥桩,可于种植时埋入,也可在种植后打入土中,但要注意不能损伤根系和土球。先用草绳、软布等材料将树干的支撑部位包裏好,再用粗铁丝或尼龙绳等扭成“8″字形。将树干与支柱绑紧,如图39(a)所示。也可以采用专用的支架端套在树千上,另一端用螺丝固定在支柱上,如图3.9(b)所示。斜支式是将支柱与地面成45左右的角度对树干进行支撑,应注意将支柱支于下风方向,如图39(c)所示。
(2)双支式
在树干两侧的土中各打入一根支柱,两支柱上端固定一根横梁将树干与横梁固定,如图3.10所示:
(3)三支式
以树干基部为中心,用三根支柱从三个方向斜撑在树干的适当位置,组成三棱锥形的支架,绑扎牢固。三根支柱中必须有一根支柱在主风向上位,其他两根可均匀分布,三根支柱互成120°,如图3.11(a)所示。也可以在双支式的基础上,与橫梁相垂直再斜撑第根支柱,如图311(b)所示。
(4)四支式(井字桩式)
以树干基部为中心,用四根支柱从四个方向斜撑在树千的适当位置,绑扎牢固,如图312(a)所示;为了支撑得更牢固,可以在支柱上绑扎辅助的横梁,如图3.12(b)所示。四支式与三支式的固定效果最好,园林中应用较多。目前市场上也有出售专用树木支撑架的,如图312(c)所示,这类产品由套杯,绑带,支柱木构成,绑带的长度是可调的,3~4个套杯穿在绑带上,绑带固定在主干的适宜的位置,套杯的下口套在支柱木上,从而起到对树木的支撑作用。支柱木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由于这种产品是统一生产的规格整齐一致、美观。但支撑的牢固程度逊于传统的三支式和四支式支撑。
(5)联合桩支撑联合桩攴撑适用于栽植密度较大的片植林将支撑杄与地面平行,固定在相邻的两株树的适当位置,所有的支撑杆都采用这样的固定方法,最终将整片苗木用若干个四边形联合起来。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且节省材料,如图3.13所示。
(6)牵索式支撑取2~4根长度适中的结实金属丝或绳索,一端固定在树干的适当位置(通常在苗木高度的13~23),然后以树干为中心,将金属丝或绳索的另一端朝不同方向拉向地面并固定,与地面夹角45左右如图314所示。这种方法不宜用在行人多的地方,因为金属丝或绳索不容易被发现,易将行人绊倒。如果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则应在金属丝或绳索上系上醒目的标志或套上竹竿并涂上警戒色,以引起行人注。
无论采用哪种支撑方式,都要先将树干的攴撑位置用草绳、软布、胶皮等材料包好,再用粗铁丝、绳索或其他连接物将树干与攴撑物绑扎牢固即可。另外,同一个绿化区域内,支撑材料的大小、高矮要整齐划一,扎缚要牢固。